.【潛水】20240710+0815 大海小塾水中放鬆課程 - 自由有很多種呈現的樣子,就從陪伴自己的恐懼開始.
5月我去恆春(墾丁)考水肺證照OW沒有考過。
我以為我已經因為學會游泳,也每週固定游泳,
應該很能在水裡放鬆了,沒想到OW海訓時,我比我想像中來的恐懼,
海訓總共五潛,我因為自我懷疑第四潛下潛時要做的技巧,我示意教練我不要做
我也放棄了第五潛我最期待的潛點出水口,我沒有下潛選擇留在岸上等大家上岸。
會有這樣的恐懼使我感到很訝異,同時也很沮喪。
回來台中後,為了不讓自己忘記潛水,
我在6月在北運5米池,預約了"一起潛水"教練在5米池做水肺複習,
兩小時的水肺複習,覺得自己下潛時的身心狀態還是很慌亂。
高敏感、共感力強的自己,對於不熟悉的人事物總是要更多時間適應和練習,
我想起了去年我無意間在IG看到的水中放鬆課程,希望能幫助自己在大海放鬆。
不同於其他自潛教練是將水中放鬆課程放進自潛課程裡,
大海小塾的水中放鬆課是獨立開出來的課程,只要你有想要水中放鬆的需求,
都可以報名,而且有分淺水池課程(2米)和深水池課程(5米),
你可以依照自己的程度和對自己的了解,選擇要報名深水池還是淺水池,
因為自己會游泳了,我選擇5米深水池,希望透過"水中放鬆",能幫助自己在水裡安心。
我分別在7月和8月都有去上水中放鬆課程,覺得幫助自己很大,
雖然在Threads和我個人IG都有寫水中放鬆課程心得,
還是希望能有更多有此需求的人能夠看到,寫在痞客邦希望能幫助到有緣人。
2024.7.10
好玩有趣的水中放鬆課
上課時間兩小時
台中北區運動中心5米池
大海小塾Ocean Sight -- 小茜教練
/
水中放鬆課程是單堂小班制,最多三個學員+一個教練。
身上的配備只有戴自潛面鏡,教練會先示範動作,學員輪流做教練指定動作,
如果指定動作沒有做好,教練會再講解並協助學員再次嘗試完成指定動作,
一開始在只戴面鏡的狀態下5米池,內心其實有些緊張害怕,隨著教練的引導,
水中做起轉圈、翻滾、水母漂、仰漂、池壁倒掛、平潛、躬身下潛....,
逐漸放鬆享受在水裡。覺得自由潛水好神奇,即使沒有裝備,
也可以運用呼吸的吸吐,控制浮起和下沉,而且本來以為抓導潛繩下去,
我2秒內就會起來了,沒想到我的閉氣時間比我想像中久。
這次主軸是水中放鬆,因此只有戴面鏡沒有穿蛙鞋,
我記得要下水時,我還在想我會不會掉下去,
結果進行第一個放鬆動作時,我發現我想太多了,
人其實沒有那麼容易沉入水底,會擔心浮不起來的害怕,
(第一個放鬆動作就是什麼都不做,直接離開池壁,直立站在水中)
會擔心沉入水底,是因為未知帶給自己的恐懼。
就像大海小塾Ocean Sight 的IG和FB,小茜教練寫了一篇文分享"關於恐懼"。
恐懼無法壓抑,恐懼需要的是陪伴,掉進深深的海裡,就猶如掉入自己深深的心中,
與自我共舞,在心中我們是自由的。自由有很多種呈現的樣子,就從陪伴自己的恐懼開始。
覺得 水中放鬆 課幫助自己很多,我下一次水肺潛水應該會更進入狀況,身心放鬆更多,
謝謝小茜教練專業&耐心的帶領 :)
2024.8.15
第二次水中放鬆課
上課時間兩小時
台中北區運動中心5米池
大海小塾Ocean Sight -- 小茜教練📸
/
7月去上了水中放鬆課程覺得對自己幫助很大,清楚明白在水裡還是很不安,
因此決定再報名一次水中放鬆課程。
這次小茜教練有帶Gopro幫有來上課的我們紀錄上課情形。
對比第一次水中放鬆課,當時一離開泳池池壁就發抖,
做每個動作內心在尖叫,都要給自己信心喊話,
這次第二次嘗試水中放鬆,內心變得平靜許多,感受到"我是安全的",
也可以穩穩做完教練指定動作,覺得自己進步了,
而且沒想到上次攀繩下潛到一半就急著想上升的我,
這次可以到5米泳池池底了,還能嘗試平潛游出去再上升,
覺得感動自己這次做到了,謝謝小茜教練帶領水中放鬆,
而且教練好用心,知道我第二次來水中放鬆,
有幾個指定動作都跟第一次不一樣。
我印象很深覺得很有趣是,當你下潛前把空氣留比較多在胸腔內,
你上升時會很快速,幾乎不用手坐大字型滑動,身體就快速上升,
覺得自潛的身體有點像是自己是一個氣球,去控制自己的上升和下降
身體是有記憶的,因為有過第一次水中放鬆經驗,
身體和心靈也安心了許多。不怕!一切沒事的,
記得接住自己,關於所有好與壞的,堅強和脆弱的自己,
祝願在大海裡的自己一切都好 :)
大海小塾Ocean Sight IG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cean.sight.tc/
大海小塾Ocean Sight FB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ceanSight
自潛證照系統 Q&A
關於小茜教練寫的自潛證照系統Q&A
我其實最初想學潛水時,是目標希望水肺跟自潛可以雙棲,
但我自認水性不好,因此我也不太確定我學自潛可以學到什麼程度?
我心中有幾間想體驗潛水的自潛潛店,如果之後有想學自潛會先體驗自潛潛水,
就不會像水肺潛水時那麼衝動,在CT體驗後就決定在CT學OW,
並不是CT不好,CT是很好的潛店,
而是如果重來一次,我會也去恆春其他間水肺潛水潛店體驗潛水,
去我心中也屬意的水肺潛水潛店2~3次潛店體驗潛水,
算是讓自己多點選擇吧(小琉球居琉當時也是口袋名單之一)
我很認同小茜在Q&A最後一段寫的,"重要的是有與自己磁場相符的教練",
看過同一個教練但每個學生學習過程跟感受很不同,也看過網路上很有名氣的教練,
但他的學生在學習過程感覺被忽略,教練的好壞好像也不是那麼絕對...
是啊~教練的專業和能力是基本的選擇之一,
但是有名氣或是評論五星的潛店或是教學經歷資深的教練,
真是最好的選擇嗎?!同一個教練教不同的3個人,3個人感受都會不同,
而且很多潛店都喜歡要求客人和學員幫忙給Google評論按星星,
所以也不見得是依據的標準,但是頻率合不合卻也是要碰運氣的一件事,
畢竟帶體驗跟正式上課教學又是完全不同,
但說實在這三年看了許多潛店和教練IG限動,
小茜是我目前唯一看到寫出"重要的是有與自己磁場相符的教練",
很多潛店或潛水教練都好喜歡營造大家喝酒或一起玩鬧的氛圍,
有的則是很喜歡強調很多人找我們上課和Fun dive(拍攝下水前聆聽畫面)
可是關於限動是客人或學員在海裡踢動潛水的狀態,
他快不快樂、是否自在舒服?,還有拍攝海底美景,呈現比例很高的潛店倒是不多。
總之我很喜歡大海小塾總是很用心的限動,
記得OW沒考過回來台中的第一個月,心情都很糟,
有次看到大海小塾限動寫著許多在水裡的不安的人,很多都是高敏感族群,
那時真的有種被接住的感覺,可以這樣被理解真的很溫柔。
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透過水中放鬆課程在水裡自在開心
因而到大海裡時悠游自在 : )